天命在我 第337节(1 / 2)
<dt css="rd">
&esp;&esp;“那些妖朝我们这边来了?”他嘴唇在颤抖,而在他身旁, 文武大臣、宗亲和他的几个孩子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惊恐万状。
&esp;&esp;武国势头非常猛,不但接二连三打退了妖魔的进攻,还让他们附身的鬼方人损失惨重。听说黑崖城就如巨兽之口, 将进攻它的妖魔全部嚼碎。
&esp;&esp;姜国主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每当听闻战事胶着, 就会写信发给武王表示关切,武国对姜国也很是照顾, 还专门派了几个灵官来到他们的国家,不仅可以培养新的捉妖师,而且还可以帮他们解除妖魔之扰。
&esp;&esp;得靠山如此, 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只是每年多进贡一点东西罢了, 这与他们得到的好处相比,不值一提。
&esp;&esp;姜国盛产煤矿与铁矿, 煤和铁是他们最重要的财政来源, 而开采出的矿大部分都被武国购入。武国不仅是在军事上扼住他们咽喉的强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也全方位地影响着他们。
&esp;&esp;姜国主的母亲就是武国人,他奶奶的配偶出身武国宗室。他的妹妹嫁给了武国人,现在他也在筹谋着让自己的某个儿子去武国联姻。
&esp;&esp;瞅来瞅去, 二儿子姜雁鸣是个好人选,和武王年岁相当……
&esp;&esp;姜国主原本预测武国先王商溯会给自己的长女挑选一个比较听话的联姻对象,最好弱势一点,不要出身强国, 免得被其借助背后的势力影响武国朝政。
&esp;&esp;从这个角度上看,他的孩子姜雁鸣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要是没那个质子令, 他会把姜雁鸣送去当公主伴读,甚至他已经那么做了……结果非常不凑巧,消息传来,他只能把姜雁鸣送过去当质子,不过好歹他现在是回来了。
&esp;&esp;要是这姻亲趁着年纪小定了也就罢了,但是现在曾经的继承人已经变成了武王,她对于配偶的考量肯定会发生变化,可能会考虑更多的政治因素。
&esp;&esp;武王大概看不上他的儿子,不过他还是想努力争取一把的,直到郑国公子和武王定亲的消息传来,一下子让他打消了心里的念头。
&esp;&esp;他问姜雁鸣:“郑国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esp;&esp;“我在宿阳没怎么和他接触过……”姜雁鸣结巴了,也被这个消息震得不轻,“他和宋兆雪一块儿,归入大将军门下了,同门之间应当感情不错……”
&esp;&esp;“这极有可能是权宜之计。”姜国主笃定,“武国的王代代强势,郑国的作风也是如此,为结盟而已……后面说不定……要是你加把劲……”
&esp;&esp;“父亲,您可别说了。”姜雁鸣脸黑了下来,“您就算有那个打算,我也干不出来那种事儿。更何况武王是个心里头有成算的,联姻这种事情对于她来说根本就无所谓,您还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esp;&esp;这话其实说得挺不客气的,不该是孩子该对长辈说的,不过姜国主也不在意。
&esp;&esp;他对于这个孩子其实很是疼爱,但并不是疼爱的孩子就一定要做继承人,正因为他不会做继承人,所以姜国主才会放心地宠爱他。
&esp;&esp;姜雁鸣被送去做质子的时候,姜国主愧疚得几天几夜没合眼。
&esp;&esp;现在他好不容易回来了,联姻的打算也落空了,那干脆也不想这些事儿了。
&esp;&esp;结果妖魔来袭了,武国和鬼方又开战了,天柱倒塌了,又有一大堆妖魂钻了出来,给姜国内外造成了不少的麻烦,连武国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乱象。
&esp;&esp;从知道妖魔入主鬼方开始,姜国主就非常非常不安,生怕姜国这块肉被他们给惦记上了,然而妖魔似乎比较一根筋,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一个劲地攻打黑崖城,随后又去打了娄国。
&esp;&esp;这两方战场,都离姜国相距稍远,但姜国主还是不能放心,心里那口气儿始终提着。
&esp;&esp;今天他心里的担忧一下子成了真,妖魔真的要来了。
&esp;&esp;正神思混乱之际,朝中有大臣比他还要慌。
&esp;&esp;“姜公!臣奏请姜公,速速向武国求援!”
&esp;&esp;有人开了这个头,剩下的大臣清醒了,一个接一个跳出来:“听闻娄国那边武国借出了八万兵马,大约有五万鬼方人在进攻娄国,过了好几个月,那边才平息了妖魔之乱。如果妖魔全部都涌向姜国,那么至少要有十五万兵马才可以应对……”
&esp;&esp;姜国总人口还不到一百万,能征出来十万兵就不错了,他们的常备兵力其实只有五万,战时也可以动员更多。
&esp;&esp;如果压榨百姓,绝其生路,那么可以勉强征出来二十万兵,但是这二十万兵只要投入了战场,姜国下一代必然青黄不接,会面临亡国灭种。
&esp;&esp;青壮劳力全部死绝,等待这个国家的只会是灭亡。
&esp;&esp;姜国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乱,也在训兵练兵,可是那么点人口对抗鬼方的妖魔,这简直是在主动给敌人送菜……
&esp;&esp;他们对自己国家士兵的战斗力有概念,是绝对比不上武国。不仅装备次了一筹,就连将领的水平也是远远不如。
&esp;&esp;又有一个大臣跳了出来,说了一句让所有文武官员和宗亲震惊的话。
&esp;&esp;“姜公!那些妖魔来袭的速度过快,恐怕武国的援军还没有赶到,我们的城就会被攻破了啊!”
&esp;&esp;“臣请求国主保护自身安危,携家眷亲属入武国避祸。武国宽宏大量,定然愿意为王上提供庇护。”
&esp;&esp;所有大臣都被此人的不要脸震惊了。
&esp;&esp;但是回过神来之后细心一琢磨,你别说,好像还真是个好主意。
&esp;&esp;这位大臣当然不是为国主着想才提出了这个建议,提出这个建议主要是为了自己考虑。如果武国愿意接收国主,那国主带一些随行的官员很正常吧?到时候他们也可以一起迁移去武国,托身于大国,从此安危就有了保障。
&esp;&esp;姜国主伸着脖子左右张望,也对这个提议非常心动,他试着问:“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esp;&esp;姜国主的姑姑姜侯阴沉着脸站了出来:“臣不赞同此举。国君弃国而逃,置举国百姓于何地?朝堂官员都想逃,下方士兵为什么还要拼命镇守国门?妖魔踏破国门,或许会灭我姜国的种,然而你们弃国而逃,是在灭我姜国的魂!”
&esp;&esp;这话说得极重,姜国主一下子就瑟缩了,回避着下方大臣们的目光,一时间没有对这句话做出反应。
&esp;&esp;“姜侯此言差矣。”最开始说出这个提议的大臣沉声道,“国主身份贵重无比,臣等为姜国考虑,怎么就是在灭姜国的魂了?我姜国的魂,正是姜公身上寄托着啊!没有姜公,姜国才会没了魂。”
&esp;&esp;“小人之言,无知诡辩!”姜侯毫不留情地呵斥,那大臣勃然变色,脸都有些挂不住了。
&esp;&esp;“姜公如若弃国,臣便自绝于当场!也免得看姜国白白被葬送!”
&esp;&esp;姜国主脸色发白。
&esp;&esp;不是被吓到了,是被气得了,简直被气得喘不上来气!
&esp;&esp;诚然他听到那个建议的时候确实是心动了,但是姑姑的这番举动彻底让他下不来台了,好像笃定他就是会弃国的懦弱之辈。他还没说什么呢,对方就连自杀的话都说出来了……简直目无法纪,蛮横无理!
&esp;&esp;他强压下心头的恼怒,说出安抚对方的话:“姑姑放心,寡人并未想要抛弃姜国的百姓……”
&esp;&esp;姜侯一下听出他还是在模棱两可地敷衍着,当即冷笑出声:“自古以来君王死社稷被世代歌颂,弃城而逃的,不管是将军还是国君,都会在史书上遗臭万年。姜国是个小国,姜国发生的事情就算写在史书上,恐怕也只有寥寥几行字。臣希望,后世之人翻开史书看到姜国的记述,会读到姜国君主贤明勇猛,而不是读到姜国怯战,弃百姓于不顾,致使姜国亡于妖魔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