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司礼监 > 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

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废土第一卧底 [综]时空穿梭 [HP]传承 成为千金后被万人嫌了 罰紅妝 请把脊骨雕成我的王座(高H、NP) 极端天气 归澜 秋雨有来信(校园 1v1 h)

<dt css="rd">

&esp;&esp;宫里的年味还是很重的。

&esp;&esp;一路过去,到处挂满宫灯,大大的“福”字也是遍处可见,有几处宫门上还贴了春联。

&esp;&esp;有关汉人过年贴春联的来源,良臣依稀好像听说是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开创的,尔后就流传了下来。

&esp;&esp;宋朝那会春联不叫春联,而叫桃符,王安石有句诗就是说的春联,曰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esp;&esp;打明朝之后,春联才算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但凡是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和福字,这一习俗也深深的烙进了汉家子孙骨子深处。

&esp;&esp;春联,不仅是对新一年的祝福和期盼,更是汉人的一种象征。

&esp;&esp;什么是汉人,遵循同一种文明,认同同一种文化,坚持同一种习俗的人,就是汉人。

&esp;&esp;不能做到这些,哪怕骨子里流的是炎黄之血,也称不得汉人。

&esp;&esp;入胡则胡,入汉则汉。

&esp;&esp;良臣记得,小时候他家过年,哪怕他爹魏进德大字不识一个,平日上茅房连草纸都舍不得用,也要花上两个铜板到村口请吴夫子给写幅春联回家挂上。

&esp;&esp;为啥?

&esp;&esp;老爹说不出大道理,但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够了——“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esp;&esp;而每到年前几天,也是吴夫子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因为他老人家要给村里甚至方圆数村的百姓家题写春联。这几天就是再累再忙,吴夫子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esp;&esp;传承,就是通过一件件小事延续下来。

&esp;&esp;断了传承,就是断我们的根。

&esp;&esp;……

&esp;&esp;沿途,不少宫人和太监穿着新衣,喜气洋洋的相互恭贺着。

&esp;&esp;良臣看到,不少看着似有品级的太监专门提了个红袋子,里面放着大大小小的红包,但有给他拜年的,高兴的就是大派红包。

&esp;&esp;除了太监外,有职事的宫人也同样在派发红包。宫里虽有二十四衙门,但管的是太监们。宫人这一块,则是由女官们负责。如尚仪、尚宫、尚服、尚食等官。

&esp;&esp;红包里钱多钱少不问,图的就是心意,一个喜庆。

&esp;&esp;得了红包的小伙者和宫人们嘻嘻哈哈的,谢过管事太监和女官后就跑到一边,相互玩耍着。今儿是初三,外朝放假,宫里除了必要的伺奉人员外,其余人等也放假。

&esp;&esp;大过年的,小太监小宫女们再是吵闹,管事的也好,上面的嫔妃皇后也好,哪怕是皇帝,都不会责怪的。毕竟,一年就过一次年。

&esp;&esp;朱常洵虽说已经搬出宫外居住,但打小也是在宫里生活的,对这一幕很是熟悉。他饶有兴致的看着远处那些管事太监和女官大派红包,脸上满是笑意。

&esp;&esp;良臣在他身后几步,琢磨着这位福王殿下别见钱眼开,叫自己那红包把瘾吊了上来,也跑去给人拜年讨红包。他若真放得下身段,今儿那可就是大发了。

&esp;&esp;好在,福王殿下终是有身份的人,没这么干。虽然,他的样子看起来很热切。

&esp;&esp;良臣也不希望他这么干,因为如果红包收的多了,就显不出他魏舍人的红包份量有多重。

&esp;&esp;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玩奴日常(一男多女) 305的缤纷里 成瘾2.0(NP 久别重逢) 凛冬将至(末世父女1v2) 《傾城舊夢 【 民國文 1v1 高H】》 一个人赏樱(H 短篇合集) 鸢欢 穿越后嫁给了男主他叔 随身空间捡个王爷好种田 快穿:渣了男主后女配被关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