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 第185章 乱世与怜悯(8000字大章求月票)

第185章 乱世与怜悯(8000字大章求月票)(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詛咒 空欢喜【校园 强取豪夺 1V1】 成为千金后被万人嫌了 罰紅妝 风象能别谈恋爱吗?(强制 np ntr) 裂玉(np) 行至彼岸(兄妹) 别救我,睡我就好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群鸟沉默时

我怎么就通关了?

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前一秒,他还在乱世中像条狗一样的摸爬滚打,沿街乞讨,被官兵追砍,而下一秒,就已经通关了

这个副本,未免也太无厘头了。

甚至就连陆恒自己,都想不通自己到底是如何通关的。

仔细回想,他确实什么都没做,只不过是偶然间碰到愤怒的农民火烧府衙,怒而起义,而自己顺路加入。

然后就通关了。

可问题是,之前他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也没通关啊?

陆恒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再度看向通关评价。

而后,他似乎想明白了。

这个身份的通关评价中,其实已经蕴含了“乞丐”身份试炼的内核。

“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有时候,天下大势,仅仅取决于一个偶然。”

“英雄,并不是历史的唯一缔造者,但他们确实在史书上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什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因为“乞丐”身份的试炼,并不是要让玩家达到“成为义军”这个特定的结果。

而是通过整个过程,让玩家认识到某些东西。

比如,底层的疾苦,又比如,起义成功的艰难。

在这个过程中,陆恒扮演过很多底层人,也体验过很多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在真实的历史中,曾经有无数个和盛太祖一样的底层人,他们或许是放牛的牧童,或许是死于徭役的农民,或者是被杀良冒功的乞丐

只有明白了底层人生活的不易,才能理解盛太祖之后做出的某些决定。只有明白了这种痛苦,才能获得改变这个世界的勇气。

为什么天下大势会取决于一个偶然?

其实看到盛太祖在乞丐时的经历就会知道,那个时候他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可以完成这项伟业,他只是一步一步地,被大势所推动,并最终走上了这条特定的道路。

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被动接受,又有多少是主动为之?

恐怕很难说得清楚。

陆恒不由得苦笑:“原来,‘乞丐’身份的扮演,是个欧皇检测器啊”

他明白了。

这个身份通关的唯一条件,不是能力也不是决断,而是运气。

盛太祖是幸运的。

因为古往今来,有无数被压迫的农民,有无数在底层走投无路的人。他们其中或许不乏天赋不输给盛太祖的人,可他们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夭折。

地主家丁的一顿毒打、一场天灾、一次偶然的意外,都有可能让这些出身于底层、有机会成为英雄的人夭折。

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大部分能做成皇帝的人,都出身于世家大族。

从这个角度来说,盛太祖是一个真正的欧皇。

陆恒作为玩家,在随机生成的局势中无限次的体验,不知道多少次之后,才偶然获得了一次成功的开局。

而盛太祖只有一条命,只有一次机会,却完美地把握住了。

在“乞丐”这个身份的扮演阶段,这无关能力,而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运气。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个时代也是幸运的的。

因为出现了盛太祖这样一个英雄人物。

这样的乱世有很多。

古往今来,有些乱世出了英雄,建立起了强大的王朝;但也有些乱世,就这么一直乱下去了,你砍我,我杀你,一直乱了几百年。

有些地方在战乱中分离开了,一下子就是数百年,有些英雄人物的出现将这些地方收回了,于是后人才能自然而然地说“自古以来它就是一部分”。

可有些地方分开了,没有英雄人物出现,它就一直这么分离下去,变成了两个地方,再也没有回来。

在当时的乱世中,如果没有盛太祖这样的人出现,一切的发展恐怕是难以预料。

史书是由人民群众共同书写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英雄人物确实在其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历史的结果,或许还真就因为某个山沟沟中放牛娃的某个决定,而最终定型。

陆恒不由得感慨万千。

“ok,完事收工!

“我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去开开心心地攻略骑兵的试炼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个扮演乞丐的人,竟然是小分队的四人中第一个通关的。

只是在决定推出这个试炼副本之前,视野中又出现一行新的提示。

当前身份已通关,可进入其他身份扮演者的试炼观看。

“咦?还能这样?”

陆恒也没想到,这个多人的试炼幻境竟然还有这种设定。

骑兵试炼通关的优先级自然就没那么高了,陆恒回到最初的空间,看到其他三个身份的卡牌。

他能够以一种上帝视角,直接看到其他三名玩家目前的状态。

扮演“义军”身份的霍云英还在楚州城周边奋战、扩充队伍;

扮演“统帅”身份的赵海平正带着御驾亲征的大部队,在塞外的荒山野岭吃沙子;

扮演“皇帝”身份的楚歌正在埋头案牍,处理司马延的案件。

看起来,楚歌的进度似乎是最快的。

想到这里,陆恒直接在“皇帝”的身份卡牌上轻轻一点,进入到楚歌所在的试炼幻境。

此时的楚歌,手上拿着奏章,陷入沉思。

司马延,已经被下狱了。

但具体要如何处置,楚歌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

司马延本人,肯定是要杀的。

但他的家人呢?儿孙呢?女眷呢?

从情感上来说,楚歌当然是倾向于不杀的。

虽说司马延是两淮派这个官僚集团的首要人物,但他的儿子和家眷,目前看起来确实才能远不及他,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权势和地位。

对于一个生长在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来说,“祸不及家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司马延是必须要死的,但这种死,其实已经带了点冤杀的成分。如果在将他全家也都牵连进去,那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可是从理智上来说,楚歌又很清楚“斩草要除根”的道理。

为什么杀司马延?

因为楚歌也不确定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演技派,不确定司马延是不是像司马义一样,暗地里包藏祸心,等盛太祖死后会开始搞事。

那么,司马延的子孙呢?

里面是不是也有像司马义的子孙一样的人物?会不会在司马延和盛太祖都死了之后,又重新串联起两淮派,串联起这些官僚,让未来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数?

这种两难的选择,让楚歌陷入了纠结。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纠结啥呢?”陆恒问道。

楚歌愣了一下,他转头看了看以“灵体”状态出现在自己身边的陆恒,差点以为自己撞鬼了。

“你怎么过来的?”楚歌很惊讶。

陆恒呵呵一笑:“爷通关了!按照游戏机制,通关之后可以去旁观其他身份的进度。”

楚歌显然也很意外,说了声“牛逼”。

显然,他也没想到扮演乞丐的陆恒竟然是第一个通关的。

“我现在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置方式,有点拿不定主意。”

楚歌将自己遇到的问题,简单讲述了一遍。

对他而言,“皇帝”身份的攻略已经逐渐来到尾声,处理好这个案件之后,他的使命差不多也就该完成了。

让大盛朝的国祚超过二百三十年,“皇帝”身份的扮演就算是通关了。

“那需要我帮你拿个主意吗?”陆恒问道。

楚歌:“嗯?你说。”

陆恒沉吟片刻:“要我来决定的话,那就是全杀了,留个儿子。”

楚歌看了看他,表情仿佛是在说,不愧是你,轻而易举就做出了如此凶残的决定。

其实从理智上来说,楚歌也是更倾向于这种做法,但作为现代人的价值观,却让他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所以,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做出这种决定的?”楚歌问道。

陆恒有些奇怪:“这有什么困难的吗?不就是盛太祖给出的标准答案吗?我倒是想问问你,不抄标准答案的理由是什么?”

楚歌沉默片刻:“理智上来说,我知道‘斩草除根’的重要性;但从情感上来说,我又觉得太残忍。”

陆恒有些无所谓地笑了笑:“残忍?

“那么,你看过大灾之年,十室九空的情景吗?

“你看过农民卖儿鬻女、全家或是感染瘟疫暴毙或是吃观音土活活胀死的情景吗?

“你看过那些乱民被官军剿灭后,无头尸体悬在城门上的情景吗?

“杀几十口人是残忍,那么看着天下大乱、百万甚至更多的农民将这种场景重复无数次,又是不是残忍?”

楚歌有些诧异:“可这些并不是司马延和他的家人们造成的。相反,司马延在终结这种乱世的过程中,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陆恒点点头:“对,你说的没错。

“但司马延并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串联起整个官僚系统的大网。

“让底层民不聊生的是各级官员,他们有的摇身一变,从北蛮的官变成了大盛朝的官;有的顺着枝干往上爬,而枝干的顶端就是司马延和他的两淮派;司马延死了,他的子孙也仍旧有可能将这个系统再重新串联起来。

“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视血脉的年代,凡是起义,都要推举出一位前朝的王室成员。而一个人的出身,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

“所以古代动不动就灭族,确实很残暴,但这与当时的社会实际是相符合的。历史上太多斩草不除根结果被对方卧薪尝胆反杀的例子。

“更何况,就算冤杀、错杀,又如何了?

“冤杀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不会动摇大盛朝的国祚。从结果上来说,会有什么不同吗?”

楚歌沉默片刻:“从绝对理智的角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没错,但

“未免太铁石心肠了一些。”

陆恒反问道:“那不然呢?你以为盛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从来不觉得盛太祖是个宅心仁厚的人,他确实是铁石心肠,甚至有的时候可以说是冷酷无情,冤杀、错杀的人,很可能是数不胜数。

“但现代人的那些品德,对于这个乱世而言,确实没有太大的帮助。

“有句话叫,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足而知礼节。还有句话,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个物质基础没达到的时代,不存在现代道德标准生存的土壤。

“所以,多愁善感什么呢?

“赶紧杀了,下一步了。”

楚歌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但渐渐地,这种笑容中多了几分释然。

是啊,想什么呢?

太多余了。

楚歌很清楚地知道,陆恒为什么能够如此果断而又自然地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因为陆恒扮演过“乞丐”身份,他看到过太多的死亡和苦难,所以死亡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太值得慎重的事情。

生长在和平时代的人,将生命看得比泰山还重。

生长在乱世的人,将生命看得比鸿毛还轻。

可有些生在乱世的人,将生命看得很轻并不是蔑视生命,而是因为用一种冷酷到极点的理智,去权衡了其中的利弊。

楚歌不由得想到,历史上真实的盛太祖在决定杀司马延之前,是不是也经过了一番这样的内心斗争?

理智的一面告诉他,这个人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是最大的功臣,不该杀。即便杀,也最好祸不及家人。

但这个时候,那个当过乞丐的年轻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他回忆起了天下大乱、遍地饿殍、离乱人不如太平犬的场面。

回忆起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

于是,内心中的最后一丝丝怜悯,也终于消失殆尽了。

一个马背上的战士,一个铁腕的帝王,不需要那种东西。

那就这样吧。

想到这里,楚歌轻轻地叹了口气,用一个字作为自己最终的回答。

“杀!”

------题外话------

之前说过了现在都是大章了,合在一起发了。推书,我修仙者的身份被同桌曝光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万人迷误以为是万人嫌(NPH) 不止喜欢 轻轻【NP】 《狗子湾往事》 npc脱离副本后(无限流np) 春渡[骨科] 越线之后(女师男生 高H) 猹里猹气系统(七十年代) 反派兼职男主室友后 从1971开始瞬移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