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636节(2 / 2)
&esp;&esp;“好。”
&esp;&esp;薛白执笔,沾了墨,随手就题了首诗。
&esp;&esp;一手漂亮的行楷潇洒挥过,他再次感受到了长安的和平宁静。
&esp;&esp;往日不觉得如何,临行之际却体会到这种安宁是极珍贵之事,此去,也不知何时还能再在长安写诗。
&esp;&esp;诗成,薛白搁下笔,转头,只见李季兰正极专注地看着他的诗,而李腾空则是看着他。
&esp;&esp;他有时觉得李季兰喜欢自己,李腾空不喜欢自己,今日却有些不同的感受……但说不清。
&esp;&esp;“这是诗?”
&esp;&esp;周围几个年轻男子议论起来。
&esp;&esp;“不像诗啊。”
&esp;&esp;“这次未免太……太次了些吧?”
&esp;&esp;“韵律是一点也没有啊。”
&esp;&esp;“薛郎见谅,但你这诗写得也太敷衍了。”
&esp;&esp;崔光远站在一旁看了,想为薛白说话,也只能道:“意境还是好的。”
&esp;&esp;“失手了。”薛白道:“走吧。”
&esp;&esp;崔光远遂向众人一叉手,道:“诸君再会。”
&esp;&esp;李岫道:“我送两位。”
&esp;&esp;说是两位,但李腾空、李季兰却也随着薛白一道离开了右相府。往日有所避讳,如今薛白又要离开,她们却得与他问清楚。
&esp;&esp;出了右相府,崔光远本有话想与薛白说,见此情形,识趣地先行告辞了。
&esp;&esp;李季兰不时抬眼瞥一瞥薛白,又躲开,待他没注意,又偷看他。
&esp;&esp;“怎么了?”
&esp;&esp;“多谢薛郎为我解围。”
&esp;&esp;“无妨,都是朋友,今日这也是小事,你别往心里去。”
&esp;&esp;“那,那你是为我而气他们,才故意写首怪诗给他们吗?”
&esp;&esp;“其实那不是诗……”
&esp;&esp;
&esp;&esp;杨齐宣又被李十一娘掐了两下。
&esp;&esp;他有些羡慕薛白,同样是有妻室的男人,今日偏是让薛白替李季兰出了头,准确地说,他有些鄙夷薛白。
&esp;&esp;可惜,他娶的是右相府的娇纵之女,偶尔只能忍一忍了。
&esp;&esp;倘若有一日,地位能高过于十一娘就好了,早晚有这一天的。
&esp;&esp;正想着这些,有人拍了拍他。
&esp;&esp;“姐夫,你看这诗怎么样?”
&esp;&esp;杨齐宣嗤笑道:“这也配叫诗?”
&esp;&esp;“我看啊,薛白是江郎才尽了。”
&esp;&esp;“这样,我们将这首破诗传扬出去,让他在出长安之前先丢一个大脸。”
&esp;&esp;“好主意。”
&esp;&esp;
&esp;&esp;从长安调动的唐军若想在秋冬之际进入南诏,如今虽只能算勉强准备就绪,但也该开拔了。
&esp;&esp;这一部分的兵力并不算多,主力还是早已调往益州的十府募兵,因此,在此时节,长安城里没有太多人讨论此事。
&esp;&esp;近来讨论最多的,是一首诗,甚至传到了宫中。
&esp;&esp;“这也叫诗?”
&esp;&esp;李隆基拿着一张竹纸,上看下看,最后皱起了眉头道:“真是薛白写的?”
&esp;&esp;高力士应道:“江郎才尽了。”
&esp;&esp;“朕看他是得意忘形了,年纪轻轻,朕便赐了他绯衣鱼袋。”
&esp;&esp;李隆基丢掉手中的竹纸,正要处置旁的事,忽然忍不住又念了一句薛白那诗。
&esp;&esp;“不对。”
&esp;&esp;他喃喃道:“这诗,有些不对……”
&esp;&esp;
&esp;&esp;将要离开长安之前,薛白又去见了章仇兼琼。
&esp;&esp;“这些文牍,薛郎拿着吧,其中还有一些书信,是寄给我在川蜀的故旧的。”
&esp;&esp;“多谢章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