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第155节(2 / 2)
“这不一定,毕竟政府手里的那些院子,多半都被炸的没法子住人了。这修整和一般的修整差别肯定不小。”
是啊,这修整……说起来和重建也没差别了。这也是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方大海说建楼房的缘故。好歹那样还省点地方,同样的面积能住更多的人。
其实建设局也是这样想的。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琢磨起了建楼房的可能性。可遗憾的是,这事儿再好,现在也没多少实现的可能。
为什么呢?因为建楼房的话,那什么三合土,什么砂浆就不能用了。水泥钢筋怎么都不能少。可问题是这时候水泥、钢精产量太少了呀。而国家需要重建的地方又太多。根本不可能调剂出足够的量来。与其到时候因为制式不统一而引发分配的各种矛盾,还不如一开始就降低标准呢。
好在这时候别的可能都缺,可在没有疯狂扩充工厂,没有大规模从周边吸虹人口的情况下,京城地皮还挺够用,特别是有不少安置房屋可以建设到预定的部队工厂边上的时候,那地皮就更够用了,都在近郊嘛。随便划拉!砌上一排的联排房,最多两层的那种砖房,分出去,绝对所有人都能满意。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边房子还在建呢,听到消息的好多老百姓,自发的就过去聚集,一边围观,一边顺手就开始帮忙,那积极性高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为自家建房呢。军属们更是骄傲的,走路都带风。收到消息知道自己有份的伤残军人家,那更是哭哭笑笑的,走出去不管开始说的是什么,到后来必定要将我党和新政府夸一遍。
比如小雀就是这样,领着枣娃过来感谢方大海送的陪嫁东西的时候,拉着何雨兰和二婶闲话了不到三句,就说起了这分房子的事儿。
“那边已经接到通知了,说是头一批就有他,只不过因为重新分配工作到了卷烟厂,所以到时候估计要搬到北面厂子边上。”
“分到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去看过了没?”
给伤残军人建房子的事儿,那可是最近的大热门,就是院子里也有不少人听到消息,去军管所捐了点,凑了个热闹。虽然捐的都不多,5角1块的,听着就是凑数的。可参与感强啊!所以这里小雀一说,不管是何雨兰还是二婶,那是眼睛都亮了,一个劲的打听房子的事儿。
哎呦,这可真是一下子就戳到了小雀的心坎上了,她最近最爱说的就是这个,你们不问她都想细说呢,你们这一问……话匣子是彻底打开了。
“那地方虽然偏了点,可房子能分的大些,一人两间,每间都有你家这正房单间那么大。”
“我去看了,地基都打起来了,一排10间,分成五户,前后有6排。后头还有两排是两层的,听说那是给营长以上退下来的。能一家给上下四间。可宽敞了。”
“我看那前后排隔得都挺远,就问了能不能自己圈院子,毕竟还要自己搭厨房的对吧。听他们说,门前3米范围内,都是自家的,只要邻居不闹意见,就能隔出来。婶子,你说,那不是等于又白送了好大一块地?将来有了孩子,若是住不下,院子里都能搭个小间了。”
好家伙,真真是好家伙,这房子还没起来呢,违建该怎么搭都规划出来了?领导们知道下头都想这么干吗?太夸张了吧!
要读书……
方大海觉得这房子没建好,就琢磨违建是夸张的事儿。可这种举动在其他人眼里却和天经地义一样寻常。比如二婶,这会儿就听得十分起劲不说,还细细的问了房子的朝向,屋子的尺寸等,顺口的还帮着出了不少的主意。
“既然门口是自家的,那还等什么以后啊,趁着这会儿人手足,很该赶紧的凑钱将材料买齐了,一起建起来才对。”
“不是两间打小嘛?那这厢房很可以建大些,和一间齐平,这么的,那就成了正经的三间屋子了。”
“隔壁分给谁知道了没有?赶紧打听清楚,若是人还成,那让你男人出面去和人说说,两家还能共用一面墙呢,这可能省不少的。”
“若是两边的人家都不错,你手里也有余钱,那还能搞个大的,直接两边都起起来,大不了就做成窄房,那样厢房看着小了点,可那样屋子可就是四间了,暂时一间当厨房,一间当杂物房用,将来生两个也不怕没得分不是。”
方大海在边上听得呀,已经捂住脸不想看了。他真是恨不得自己没在这屋子里,没长那么长的耳朵。这算盘珠子打的,都快崩人脸上了,当建设局的人都是傻子吗?这么明目张胆的,不拦下才怪。
方大海以为二婶出的主意肯定不成,可不想这事儿就是这么奇怪,这边小雀刚听话的去和下个月就成婚的男人说了一嘴,那边宅基地的地方居然已经有人开始动工了!
“已经圈起院子了?”
“可不是,有脑子的人是真多啊,咱们这里才想到呢。可见咱们还是晚了。”
过来说那边情况的是于大庆,他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方大海路子粗,所以想问问,有没有法子弄点砖瓦。建设局那边盖房子的砖瓦是有数的,搭把手什么的,那好说,最多休息天帮忙,挣点外快。可那材料就要自己折腾了,他们可不敢偷工减料的来。
都弄到这份上了,方大海能怎么办?自然是赶
紧帮忙喽。只是他还是有些奇怪,怎么建设局这么好说话,难道是他和这个时代的人,思想有壁?不至于吧,他觉得自己一直融合的挺好的啊。
确实不是有壁,而是建设局的人在开建后才发现个问题,许是建设局下头的工人们多是从工兵团转业回来的缘故。这些人吃惯了食堂,脑子里就没有厨房这个概念,所以做图纸的时候光顾着一人两间房这么划分了,愣是没给人准备厨房!
好在这部队出身,也是有好处的,那不是,原本是习惯性的,给房子门口留下做操、紧急集合的空地,如今正好成了能给住户们划院子的空间。只是建材之类的,因为早就上报过了,已经核定完成,不好轻易修改。所以啊,只要你们自己有本事,能弄来砖头什么的。他们也就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着了。
所以,说到底,其实还是经验不足造成的,和方大海真的没什么关系。只是这样的事儿……说到底还是建设局的疏漏,为了不至于让人取笑了去,所以从上到下,愣是没透露出一个字儿来。全当自己是想百姓所想了。
方大海不知道这里头的缘故,打听了一圈,也没打听出一二三来。只是见着这房子越建越快,头一排已经有了人住进去,索性也就不在多管了。又不会自己的房子,只要不出岔子,那他管那么多干嘛对吧。
所以啊,在他帮忙弄了点建材之后,没一个月,新婚的小雀就跟着男人住进了卷烟厂的职工区,有了自己的新家。这让于大庆那一条街的孩子们都露出了欢喜的笑。
“那房子可好了,比咱们这一圈的院子都好。看着就特别的结实。”
那不废话嘛,工兵营出身的人建的房子,那标准都是军用的,光是墙体都比寻常百姓的厚一截呢。
“虽然两边建了小屋。可因为那都是贴着大门围墙建的,正房门口空地很是不小,房子也特别的亮堂。”
那是因为正房大呀,用水泥石条做的房梁,没有木材局限,每间都是55的大小,也就是说,明明只有2间房,可整个宅子的宽度却足足有10米。这样一来,只要有脑子的还能不知道怎么办?
直接将原计划的小屋横过来,按照倒座这么修,将门放到一边角落里,留下个15米的通道,剩下的,能直接修成2间建筑面积23米,1间建筑面积225米,总计3间小屋了。什么厨房,什么杂物房,只要他们自己想,怎么折腾都行。
若是真孩子生多了,那两间大屋也能继续隔,毕竟那可是前后都开了窗的大房间,怎么隔不成啊?
想想自己去看过的那房子,再看看自家这老旧的,换个房梁都艰难的老房子。你别说,方大海都有些妒忌了。
“小雀日子过的怎么样?”
且别再说房子了,再说他都想去申请一下,看看他们公安局有没有可能也自己建个楼了。要知道那卷烟厂的房子……后头的小二楼可是更体面,更宽敞的。好些人其他单位的去看了,都心动了呢。
“我看挺好,前些日子小雀姐过来看枣娃的时候,脸上笑的可欢了。就是去纺织厂的路有些远,每天早晚要走1个小时。不过我听说,因为那边多了不少人,又建了厂的缘故,下半年许是会有公车。哎,说起这个,大海哥,听说政府要进口什么国家的公交车?有这个事儿不?”
这个方大海还真是不清楚,他记得进口公交车……好像要挺久吧,几几年来着?忘了。反正不是这时候,这会儿国际上可没什么国家认咱们。要等咱们1打17结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咱们的实力,后头外交战线才慢慢的取得了进展。
哎,说到底,这世界终究还是看实力的,拳头大了,自然就有地位了。
不过公交车一时半会儿没有,其他车也是可以有的,比如自行车,他若是没记错的话,津天那边的自行车厂今年好像就有了咱们国产第一个自行车品牌。应该是……飞鸽?对,好像就是这个。
“进口的事儿不好说,毕竟就是真和别的国家说好了,那给钱,运货都需要时间,大老远的,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运过来?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有这功夫,还不如攒点钱,直接买自行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