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气运被夺后我名满天下 第140节(2 / 2)
&esp;&esp;这个时间,爹爹应该已经带着阿焕还有小玉小峰启程来京城了。
&esp;&esp;再有二十多天,沈糯就能见着他们。
&esp;&esp;她不仅挂念家人,还很想念殿下和安安。
&esp;&esp;次日一早,沈糯没什么事儿,也早早过去养生堂。
&esp;&esp;今天二月初,集市上的人更加多了。
&esp;&esp;二月二是大日子,民间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因为龙掌管风雨,而二月二很多地方开始下雨,使得万物复苏。
&esp;&esp;其实龙抬头跟二十八星宿有关,表示日月星辰的位置,这个日子,一些星辰连起来特别像条龙,但只有代表着龙头的角宿初露,所以称呼为龙抬头,其实也就是百姓们对春耕时节来临的祈福,春耕来临,龙又抬头,表示今年雨水足会获得大丰收。
&esp;&esp;对百姓们来说,龙抬头是个大日子,二月一就会出门逛逛集市,买些香火甚的,明日去寺庙里拜拜。
&esp;&esp;今日的集市就格外的热闹。
&esp;&esp;但养生堂还是没甚生意。
&esp;&esp;沈糯进养生堂看了看,准备出去买些食材,买些嫩艾蒿和猪肉,准备做艾蒿肉丸汤,这个时节喝这个汤祛寒除湿,温经络等等作用。
&esp;&esp;虽每日都没甚客人上门,但沈糯还是坚持每天都让后厨做些汤汤水水,要是没客人,这些汤水就分给养生堂的伙计们喝。
&esp;&esp;沈糯刚出养生堂大门,就瞧见个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女。
&esp;&esp;少女容貌娇俏,身后跟着两个婢女,少女正四处张望,脸上很兴奋,显然很少出门闲逛。
&esp;&esp;沈糯瞧见少女的面相,微怔了下。
&esp;&esp;少女却已经感觉到沈糯的目光,她偏头看向沈糯,指着沈糯娇蛮道:“你看我作甚?”
&esp;&esp;她模样生得好,娇蛮起来也只是微微抬着下巴,鼓着脸颊,有些可爱,并没有太过让人生厌。
&esp;&esp;沈糯看少女印堂有些发黑,今日恐有些小的血光之灾,又见她面上隐现水气,便道:“姑娘今日有血光之灾,同水有关,最好能远离水源,小心些。”
&esp;&esp;第83章
&esp;&esp;少女印堂隐有些灰, 的确会有点血光之灾,可能会因水出点小事故,但不严重, 问题不大。
&esp;&esp;沈糯平日里要是撞见这种有些小灾小难的,也会提醒声。
&esp;&esp;若是信她,她也会结缘送道符,若不信,她亦不会再多言, 不过是些小灾, 不去管,至多是受点皮肉之苦, 没太大事的。
&esp;&esp;娇俏少女一听这话,还没来得及反应, 她身后的两个婢女已经柳眉一竖,呵斥沈糯, “大胆!”
&esp;&esp;少女回头瞪了两个婢女一眼, 两婢女不敢再言, 少女回头看向沈糯,面上倒无不满, 只是好奇得紧,“你怎么知道我今日有血光之灾?”
&esp;&esp;沈糯看了少女一眼。
&esp;&esp;少女对周围的一切都觉得新鲜好奇, 方才注视她,她还有些恼,这会儿说她有血光之灾,她倒也不恼, 反而只是好奇。
&esp;&esp;沈糯说, “我是风水师。”
&esp;&esp;少女慢慢瞪大眼睛, 表情变得兴奋起来。
&esp;&esp;“你当真是风水师?”
&esp;&esp;沈糯点点头,“自然,你今日的血光之灾不算严重,一点小的血光,可要符?我可以画枚符给你,应该就能避免你今日的血光之灾。”
&esp;&esp;“要的,要的。”少女使劲点头。翊璍
&esp;&esp;她身后的婢女微微皱眉,开口劝,“主,主子,太,老太太说了,您出来只能逛逛,不能胡乱听信这些小民的话……”
&esp;&esp;少女回头,目光凶巴巴的,“我是主子还是你们是主子?都给我闭嘴。”
&esp;&esp;沈糯道:“姑娘稍等,我这就进去画符。”
&esp;&esp;养生堂里平日备的也有朱砂笔墨和裁好的黄纸。
&esp;&esp;她画了枚平安符,出来后递给少女,“带在身上就成。”
&esp;&esp;少女喜滋滋接过平安符,刚把符塞到荷包里,她忽地一顿,抬头看沈糯,目光有点凶巴巴,“我同你说,这符要是带着没用,我可要来找你麻烦的,你可不许糊弄我!”
&esp;&esp;沈糯笑道:“姑娘放心吧,不会糊弄你。”
&esp;&esp;她说完,就离开养生堂,出门去买食材。
&esp;&esp;少女看了眼沈糯的背影,又抬头看看养生堂的牌匾,嘀咕道:“锦绣养生堂?这是作甚的?从未听过京城里头有这样的铺子。”
&esp;&esp;要不是今日还是别的事儿,少女都打算进去一探究竟。
&esp;&esp;看着沈糯离开,少女也继续朝前行。
&esp;&esp;路上看到点什么有趣的,好玩的,好吃的,她都要停驻瞧瞧,还买了一堆东西,都扔给身后两个婢女拿着。
&esp;&esp;逛了约莫半小时,少女来到这边最大的一家书肆。
&esp;&esp;这家书肆也有三层楼,里面不仅有卖各种孤本,书卷,还有些字画寄售在这里。
&esp;&esp;少女嘀咕道:“这边竟也有这么大一家书肆。”
&esp;&esp;她回头瞪身后婢女一眼,“你们怎不早点告诉我。”害得她平日逛书肆,都是逛东街那边的。
&esp;&esp;婢女不敢言,只说,“主子,买完东西就回吧,老太太还在家中等着您。”
&esp;&esp;少女不搭理婢女,兴高采烈进了书肆,她进去问过掌柜有无她需要的经书。